试剂盒

NEWS

新闻资讯

吃“小零食”肉毒杆菌中毒?是其产生的肉毒毒素在作妖!

2021-09-06 13:55浏览量:540

近日,有媒体报道,西安一女孩吃“小零食”,导致肉毒杆菌中毒。引起了家长们的高度关注。“小零食”含有肉毒杆菌吗?肉毒杆菌是什么?有何危害?

图虫创意-57399626579448259.jpeg

肉毒杆菌(Clostridium botulinum)又称肉毒梭菌,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,其生长繁殖及产毒的最适温度为18-30℃。当pH值低于4.5或大于9.0时,或当温度低于15℃高于55℃时,肉毒梭菌芽孢不能繁殖,也不能产生毒素。

1 、肉毒梭菌介绍及其致病机制

肉毒梭菌本身是无害的,但是在厌氧环境中可产生毒素,即肉毒梭菌毒素(简称肉毒毒素),是已知天然毒素中最强的一类神经毒素。若检出肉毒梭菌,但未检出肉毒毒素,不能证明此食物会引起肉毒中毒,其卫生学意义的检验在于是否检出肉毒毒素。

肉毒毒素对热很不稳定,通常75-85℃加热30分钟,或100℃下加热10分钟可破坏。但肉毒梭菌芽孢能耐高温。根据所产生毒素的抗原性不同,肉毒梭菌分为A、B、Ca、Cb、D、E、F、G八个型,能够引起人类疾病的有A、B、E、F型,其中以A、B型最为常见。

肉毒梭菌芽孢抗热性很强,但是有芽孢不意味着有毒,芽孢还没生长就不产生肉毒毒素,通常认为对人是无害的。根据中毒途径和对象不同,临床上有食源性肉毒中毒、婴儿肉毒中毒、伤后肉毒中毒三种主要形式。在儿童体内,由于肠道菌群的缺乏,肉毒梭菌的芽孢在儿童的肠道弱碱性环境中是能够产毒的,也就是说即便将食物中的肉毒毒素破坏,但对儿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,对成人也是不能排除的。

2 、肉毒梭菌主要污染的食品及途径

肉毒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、淤泥及动物粪便中。其中土壤是重要污染源,它可借助食品、农作物、水果、海产品、昆虫、禽类等传播到各处。食品在加工、贮藏过程中被肉毒梭菌污染,并产生毒素,食用前对带有毒素的食品又未加热或未充分加热,因而引起中毒。

我国引起中毒的食品大多是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,如豆瓣酱、豆酱、豆豉、臭豆腐等,有少数发生于各种不新鲜肉、蛋、鱼类食品;日本以鱼制品引起中毒者较多;美国以家庭自制罐头、肉和乳制品引起中毒者为多,欧洲多见于腊肠、火腿和保藏的肉类。

食品生产中,预防肉毒杆菌污染和肉毒毒素产生的有效方法是原料控制、环境监测和高温杀菌三个环节。通过良好的操作规范、环境的抽样检测、适当的高温工艺,有效控制污染,保证食品安全。


美正生物可提供从肉毒梭菌初筛、菌株确证及其毒力基因检测解决方案!


图片.png

图片1.png

参考资料:

[1] BAM: Clostridium botulinum. FDA

[2] WHO. Clostridium botulinum

[3] ICMSF, Microorganisms in Foods 5: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pathogens, 1996

[4] 王景林. 一种致命的隐形杀手:肉毒杆菌与肉毒毒素


如有采购合作需求,欢迎联系美正销售人员或拨打4000-222-191转3服务热线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。